【林泉高致‧山川訓】北宋郭熙


山欲高,盡出之則不高,煙霞鎖其腰則高矣。

水欲遠,盡出之則不遠,掩映斷其派則遠矣。




《語譯》

  繪畫山脈時宜繪出山的高峻嶔崎,但不能祇是在畫面上單繪山向高處延伸,應該在山腰處繪一群縹緲的雲霞煙嵐,蔽掩山脈主體,讓山脈呈現出似露似藏的特點,如此,高峻嶔崎才得以盡然展現。

  繪畫川流時宜繪出水的迢遠無窮,但不能祇是在畫面上徒繪水向前方流淌,應該在川流間繪一叢蒼翠的蓊鬱林木,掩蔽水源主體,讓水流呈現出似盡未盡的餘韻,如此,迢遠無窮才得以確然顯現。



《旨意》

  北宋文人郭熙的<林泉高致‧山川訓>中的這一段文字旨在論述:在畫面上把高山遠水全部畫出,畫幅再大也難顯其高、其遠。究其言,「煙霧鎖腰、掩映斷脈」才能讓觀者有山高水遠之感。那麼,就必須有隱、有現;有藏、有隱;有藏、有露;有露、有藏。露中有藏,交相影響與輝映。不盡出,即言要出一點,也要藏一點。不過,當然不能全藏,嵐霧瀰漫,將山脈遮蔽得密密實實,甚麼都看不見,又如何談得上高遠?「煙霞」之「鎖」、「掩映」之「斷」,皆為「隱」之功也。郭熙強調,畫山不要將山巔直接畫出來,只要畫出煙嵐雲霞繚繞山腰,即足以想像其高峻幽深;畫水亦不要將源流直接畫出來,只要畫得蜿蜒曲折不見其盡頭,亦足可以想像其綿長無盡。要凸顯山勢的高聳或水流的綿延,倘使一味地將其顯露無遺,其實無法達到目的,但若藉著某些外物將其略作掩蔽而以「抑」、「隱」之理來令其特出,則可醞釀呈出另一種看似抑隱而實則益顯的更高境界。乃至為人立身處世之道,亦然,無須毫不保留地將鋒芒才華盡現,否則反而無法顯示出應掌握與拿捏的尺度。合宜適度的表現,更能彰明才者之氣度與素質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

望著那筆輕敘淡寫
忍不住就想直嚷


你、你、你、未免也太強了吧!!!


家園
各持己見
辯了整整十七層樓的冷門說


你用如此簡潔精扼而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三十個字
就將真意盡訴
就將真理昭明


實在是有夠強的啦


我很高興
我們能支持如此好才華好氣度的你


我很驕傲
我們能陪伴支持這麼內外兼備的你


叔在素有夠幸福滴


敬佩你的絕好修養
嘆服你的內外俱優


你喔,真是好樣的!
 ^________________^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rrie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